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兴化快讯 > 正文

莆田短短200米路 遭遇4个车辆寄存收费点

2010-8-2 11:00:05 来源:湄洲日报 作者:昵称 阅读:643次  字体:  我要投稿

 200米左右的路段,竟有4个车辆寄存收费点!圈块地、立块牌、挎个包,就可以伸手向你要钱?请看记者在市区的暗访———
  临时停放车辆谁说了算?不知从何时起,专门从事车辆寄存的私人看守点开始出现,并迅速扩张到市区一些路段。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市民,但伴随而来的强制寄存、霸占道路以及收费标准等问题却成为市民质疑的焦点。
  7月29日下午5时许,烈日渐渐西斜,市区凤凰山广场人来人往。通往凤凰山公园的车道上,则是车来车往。而就在这段不足200米的道路上,竟立有5块“车辆寄存处”的牌子,有4个老人正在揽客收取停车费。
  从台湾大酒店旁开车往市政协方向,记者在拐弯处便看到第一块“车辆寄存处”的牌子,牌子前一个身穿白衬衣的老汉见车便立即招揽,嘴中喊着:“这边停车!”
  “自行车停车费一辆1元,摩托车2元,轿车5元。”老汉手扶着一辆自行车,一边回答着记者的提问,一边用目光搜寻着看是否有其他过往的顾客。
  问话中,老汉指着他身后的楼房说,他儿子就在这里面的荔城国土资源分局工作,借这个便利他得以在该局门前路段收费。问及所收取的钱如何处理时,老汉答道:“哦,是我们老人自己花掉的。”
  紧挨着白衬衣老汉的是一个老妪,同样也是站在一块牌子前。听到记者要停车,老妪一脸笑容,立马指着眼前的空位,热情地招呼说,不管是摩托车,还是小车,车位足够停放。
  当记者询问价格时,老妪突然一脸正经地说:“价格都是上面统一规定的!”
  “上面是谁?”记者问道。
  “啊?上面就是上面。你不要问太多!价格是统一的,我们不会乱叫价的,你的车呢?”面对记者的提问,老妪想转移话题。
  “既然没什么部门管,那改天我也拿块牌子过来摆摊?”记者笑着发问。
   “哪可能?要有关系、有人,才可以的。不信你试试!”那个老妪乜斜着瞪了瞪记者。
  “你们四家的界限都分得清楚吗?”记者走到最后一家,询问在市政协门口的一个老大爷。

        “分得清,大家彼此都认识,有时候我没空来的时候,还把地段暂时让给他们一块收费。”经了解,这位老大爷姓韩,他说,表面上看是4家看管,实际上是2家,其中一名女的是他的老伴。剩下的2个看管员也是相互认识的。夏天天热,一般下午四五点才开始出来,通常看管到晚上11点左右收摊。遇着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会提前,下雨天就不出来了。
  据记者观察,这条路上就有着两个大的机关单位,进进出出办公的车辆也不在少数。对于这些机关车辆,4个看车老人也会上前索要寄存费吗? “机关的车辆一般都会认得,不会收费的。”也是看管员的另一位老妪说,收费主要是针对来公园游玩和爬山者的,遇到熟悉的面孔,还可以优惠打折,甚至免费寄存。
  采访中,刚好碰到一名男子带着孩子正要去凤凰山公园游泳。他愤愤地付钱后告诉记者,如果政府有指定区域停车,谁愿意交这笔钱?他指着这段路说:“你看,整条路都被他们霸占了!也不知道是什么部门让他们来的?说是寄存,其实我们是‘被寄存’的!”
  离开凤凰山广场这段路后,记者径直来到步行街旁的几条岔路。
  在顶务街临步行街处,一男一女正在忙着安排顾客停车、收费,男的戴有一块红袖章,上印有“荔城城建监察”字眼。
  见到记者拍照,该男子敏感地问道:“你们是记者吧?”听到肯定的回话后,男子坦承自己原来是由荔城区城建单位安排的,每个月缴纳一定的费用给该单位。但自从步行街改造以来,“缴纳费用变少了,基本上都是由我们自己收。”
  记者发现,在步行街旁的几条岔道上停车,费用并不统一,有的收取2元,也有的收取1元或1.5元。在大路街上,有2名中年女子也在忙碌地招揽顾客。这时,一名年轻女子发动摩托车准备离开时,那二人马上就走了过来要收费,孰料那位年轻女子说“我是到这店做头发的,以前也没交钱啊”,不愿交这笔钱。二人争辩了几句看仍收不到钱,便对着扬长而去的女子背影骂道:“这么小气的人,最好被车撞死……”
  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文献路新华书店门前等一些地方也存在私设寄存点收取停车费现象,而在我市的一些医院里,这种现象也同样存在。而这些私设的收费点,普遍出现收费标准不一,没有票据,服务态度差,市民意见很大。
  记者从市物价局了解到,早在2002年时,我市就已出台相关文件,对停车费做了规定,不过,流于形式,目前并未实施。


 

当前内容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您看过此文后的感受是:
0
0
0
0
0
0
1
0
欠扁 支持 很棒 找骂 搞笑 软文 不解 吃惊